明末边军一小兵吧 关注:30,363贴子:689,663
  • 9回复贴,共1

小兵外传——老胡返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爆发了大明史上最大规模的会战——唐家岭会战,半日间,靖国公王以少胜众,大败奴贼流寇百万人马,中兴我煌煌大明!然有少数奴贼与流寇潜逃,为还宇内清明,今日大都督府与兵部联会决议,以韩朝为征东大军统帅,剿灭奴贼余部;以高史银为平南军主帅,靖清流贼残余。”
唱报的声音从京师一茶馆里朗朗传出,时不时引起一阵叫好声。茶馆里稀稀疏疏地坐了一些客人,毕竟刚刚被流贼追赃助饷,每个人身上并没有几个钱,前几日大军进城,对众人的援助也只是发米发粮,并没有见到有官吏挨家挨户去登记调查财产损失,看样子朝廷是不打算把缴获的脏银还给他们了。还好靖国公实施新政,从报纸里得知:“朝廷打算以工代赈,在全国各出广修道路,还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
这不是徭役,这是去给朝廷干活,管吃饱,还能赚钱,之前损失的家底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赚回来了,丁壮男子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已经蠢蠢欲动了。
班军张守银今天休班,带着杨八姑和女儿念奴来茶馆消遣消遣,以他的家境,本来这种地方他是不会出现的。但是自从女儿救回之后,偶尔神志不清,白天沉默无语,晚上经常噩梦连连。为人父母的张守银和杨八姑自然知道女儿经历了什么,为了让女儿振作起来,两人费尽心机。今天张守银和杨八姑商议后,更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带着念奴来茶馆这种“高端消费场所”散散心,转移一下注意力。果然,女儿念奴先是逛到琉璃厂买了一段花布,一个香包,上了茶馆后听会儿小曲笑话,又听唱报,心情开朗了不少。见此,张守银和杨八姑宽慰极了。


IP属地:广东1楼2016-08-25 01:25回复
    “名门之后就是不一样,这大都督原来先祖还跟随过戚继光呢!”杨八姑左手抓起一颗瓜子递到女儿嘴里,看着女儿乖巧地磕了,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你看大都督进京后呀,那真是仁政呀!看那李自成,简直一个贼胚子,扯件戏袍就想做皇帝!丢不丢人?”见女儿把瓜子吃下,杨八姑右手承走了瓜子壳,她顿了一会儿,说:“你说大都督他老人家怎么就不做首辅呢?”
    张守银喝了口茶,摇了摇头,“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不图名不图利的,圣人的事咱们怎么懂?”突然发现远处似乎有目光递来,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不小心,又把脚缩放到了椅子上,样子十分不雅,耳根一热,赶忙坐好。
    自从靖边军入京后,很多宣府镇的随行官商也进了京城,随之而来的自然是王斗在宣府镇的各种神奇传说,结合王斗推行的种种空前绝后的新政,底层百姓更是坚定了把王斗当成圣人降生的念头。就好比张守银家里,靖边军进城当天就供起了王斗的长生牌位。虽然李世民入京当天,他们也给顺军供过香案。
    一家人在窗边沐浴着清晨温暖的阳光,悠闲畅快地聊着天。突然,张守银目光一凝,吩咐杨八姑和念奴别乱跑后,慌慌张张地跑到茶馆里一桌坐着四个靖边军的旁边,他一路佝偻着腰,身怕一个站直就当道茶客的眼睛,更不愿意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他弯下腰在一位英俊军官耳边说了几句,那四人立即警觉起来,提起腰刀手铳匆匆下了楼,张守银积极性极高,也快步跟着过去,杨八姑不安地从窗口目送他们,只见他们五人紧跟在两个身穿皮袍,戴皮帽,满脸横肉的家伙身后.....


    IP属地:广东2楼2016-08-25 01:25
    收起回复
      剿匪会议整整开了一夜,最终决定除了靖边军主力外,南下的部队还可以配合原流寇降将孙可望和李定国部,视其表现或收编或剪除,而东征的部队则与杨国柱部配合作战。与会众人离开都督府,各自回自己在京城的临时官邸。都督府外早已挤满了驻京记者,见将官们鱼贯而出,纷纷涌上,七嘴八舌地问起了问题。高史银等人好不容易摆脱了记者的纠缠,为免麻烦,他邀谢一科、沈士奇两位兄弟换上便装,到京城街上转转,深入群众。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入京,总还要四处逛逛,免得回家后街坊邻居问起京城长啥样,自己这个两入京城,见过世面的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何况明天就要出发讨贼,也就是说,众人只有今天一天的假期,之后就是漫长的金戈铁马了,暂时与这花花世界无缘了。于是三人就如在宣府镇一般大摇大摆地在街上溜达,这一逛就逛到琉璃厂,三人心领神会地找了一个十字路口闲站,护卫们只在不远处一个茶档歇息。太阳升的越发高了,黎明的寒气逐渐退去,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莺莺燕燕的逛街姑娘更是三三两两经过。虽然他们都没有穿铠甲,但是长衫上的腰牌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靖边军的高级将官,路过的行人或微笑点头,或脱帽致意,小姑娘们更是眉目传情。高史银等人站岗似的严肃完全将心中起伏的波澜隐藏地死死的。


      IP属地:广东3楼2016-08-25 01:26
      回复
        “乙位三十步,有红雉以白翅遮面,在下以为肉香。二位兄弟赌否?”沈士奇认真说道。
        高史银斜眼一瞥,沉稳地说道:“某以为,肉甜!愚兄虽一瞥,只见红雉迎面之燕,皆注目之。飞禽者,无非金闪,无非肉甜,否则不会看一眼。”
        “谢兄弟呢?”二人同时问道。
        谢一科稍稍晃脑,肯定地说:“某同意高兄之见。红雉已步丙位二十步,某已探得清淡之香,以我夜不收多年之经验,此香能传二十步而不浊,必是体香。有此清香者,必肉甜也!”
        沈士奇赞道:“谢兄弟神技!”
        高史银叹道:“真乃靖边精锐!”
        一个红装少女袅袅娜娜从二人身旁经过,见三位靖边子弟兵似乎在街边站岗,心下敬佩不已,遂收起纱扇敛衽万福,三人微笑含泪点头目送。
        那女子走远后,沈士奇与高史银同时踹了谢一科一脚。
        “谢将军真是延误军机!”沈士奇怒道。
        高史银摇头叹道:“想我靖边军夜不收威震天下,今日也有如此失蹄。大都督教导得对,胜易生骄啊!”
        谢一科一脸沮丧,说:“大都督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末将这个鼻子侦查敌情是把好手,就算在密林中,也来去自如。可这跨专业的事情,还是不能妄下结论啊。”
        三人一唱一和,不亦乐乎。路过百姓见他们如此,还以为在谈什么军机大事,更是感佩不已。沈士奇威严道:“一错不能再错,再给谢兄弟一次机会。”高史银亦说:“如若再出差错,军法无情。”
        谢一科闭目凝神一会儿,道:“辛位五十步,有不明目标!”说罢猛地睁开眼睛。
        三人一齐看去,只见一千娇百媚的姑娘一步三摇地路过,真是......
        谢一科叹道:“峰峦如聚...”
        高史银目光深沉:“波涛如怒...”
        沈士奇强忍哈达子:“回首望断天涯路!”三人目光紧紧随着此女离去。
        这时,两个身穿皮袍,戴皮毛,满脸横肉的汉子从对面走来,在那女子经过后,也忍不住回头望去,喃喃道:“如此奶大屁股大,太震撼人心了!”似乎,凡见女子,他就这一句话。见高史银三人在此,二人远远拱了拱手,高声笑道:“三位请了。”
        “哟!原来是胡兄弟和孔兄弟,别来无恙。”高史银也大声回应着,他记性极好,视力也佳,虽然隔得老远,已认出那二人正是大捷当日,王斗在京城校场上表扬的几位卧底袍泽之二。校场虽大,然高史银坐得靠前,看清并记住了他二人的相貌,而那位胡兄弟,自己似乎更早之前就见过,然而总是想不起。这时,胡孔二人身后的茶馆里走下了四个靖边军和一个班军模样的人,为首的一位英俊军官正是韩铠徽,只见他急匆匆地掏出手铳对准老胡,高史银还没来得及喊出声,就听见“砰”的一声,手铳已经响了。


        IP属地:广东4楼2016-08-25 01:26
        收起回复
          一不小心就熬夜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6-08-25 01:40
          回复
            为了让角色更生动,先向细心的书友们征集一下老胡、孔三等人的一些口头禅或者行为习惯。比如回宣府镇后英雄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欢迎,老胡与保长怎么对话,老胡与镖局同事怎么对话,老胡 与老婆相见又会如何。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8-25 10:21
            回复
              这几下兔起鹘落,街上行人顿时慌乱起来,纷纷抱头而逃。老胡身后一个满脸虬髯,装扮地十分不起眼的壮汉扑通倒下。暗红的热血从身下汩汩流出,一条右臂看来是不保了。另一个壮汉转身想跑,老胡一个鞭腿,如秋风扫落叶般,将此人也一腿扫倒,顺势就坐到他的背上,同时两手齐出,将那人双手后扭,左脚一踢,已将一把刀刃踹出三步外。原来韩铠徽本来不打算打草惊蛇,只想悄悄跟着,看这两个凶神恶煞又鬼鬼祟祟的人要去那里,没想到跟没几步,就看到其中一人从袖中抽出匕首,对准前面一个服饰相似的壮汉就要扎下。情急之下,韩铠徽不及细想,先救人再说,于是举手就是一铳,堪堪救了老胡一命。这时,在不远处茶档中喝茶的靖边军护卫也以最快的速度围了上来。
              “哈哈,老子今天出来撒欢,你们就一直跟着,从东直门一直跟到琉璃厂,原来是想害我呀。我倒要看看是谁!”一边说着,老胡已经脱下腰带将那人双手死死捆紧,随后,托起那人下巴一看,咦了一声。“原来是你!”
              孔三近前一看,也说道:“胡一刀,竟然是你?那另一个就是......”孔三踹翻了趴在地上呻吟的另一个闯军,“果然,是苗人凤。”说罢,孔三摇了摇头,“你们走错片场了吧。这里是《小兵》,不是《飞狐》!”
              那闯军被老胡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老胡稍微一松,他忙呸了呸口里的泥沙,骂道:“塌地龙!你背叛大王,出卖兄弟,我胡一刀就算是死,也要夺了你的狗命...啊!”老胡见他骂骂咧咧的,用力地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贼胚!看清楚了,我老胡可是靖边军,堂堂官兵!”说罢,老胡在胡一刀面前晃了晃一块红色腰牌。


              IP属地:广东16楼2016-08-25 11:08
              收起回复
                老胡不再多言,便将二位闯贼交予韩铠徽等人处理。虽然刚才威风了一把,但若无韩铠徽相救,自己恐怕没有好果子吃。好歹,自己可是骑着高头大马,披戴大红花回去当乡长的人,可不想变成一块冷冰冰的木牌被供在褒忠祠里。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站了起来,向韩铠徽拱了拱手,韩铠徽笑道:“原来是巡山营的头领胡爷。”老胡哈哈一笑,道:“牛头塬一别,可有一年了。”韩铠徽抱拳,笑道:“惭愧。胡爷胆识,韩某一向是佩服的。幸好今日相遇,让韩某弥补了当日的无礼,韩某正在那边的凤凰茶馆吃茶,既然有幸相遇,不如末将做东,就请胡爷、孔爷、谢将军、高将军、沈将军移步茶馆?”高史银摆摆手,笑道:“明日我三人就要启程征伐,这京城中还有好些事要做,就失陪了。”说罢,与谢一科、沈士奇交换一下眼神,二人心领神会地点了一下头,齐声道:“告辞。”韩铠徽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在京城能有什么急事?就听到三人的声音隐隐传来,“听说‘法源寺’今天开堂祈福,很多信女前去礼拜。”“真的?哈哈!不知人挤不挤哈!”“沈兄弟慎言,莫走漏了军情!”三人成排,风风火火地消失在人群中,几个随后才赶到的官兵押起了胡苗二人,一个靖边军跟他们交代几声后,人犯就被押走了。老胡颇为羡慕地看着高史银等人远去的方向。但他一咬牙一跺脚——去!俺老胡就爱结交朋友。抉择完毕,老胡哈哈大笑,亲热地拍着韩铠徽的肩膀,高声道:“摆驾凤凰茶馆!”
                老胡爱结交朋友,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跟韩铠徽等人称兄道弟,即使是班军张守银,老胡也拉着他们一家人同桌吃饭。论起交际,韩铠徽空有一张俊脸,本来是韩铠徽做东,结果编成了老胡在唱主角。乐得杨八姑之后好几天逢人都夸胡爷豪爽仗义!
                第二天,高史银等人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平贼。老胡觉得自己军功够了,道镇抚司登记退役,领了功勋牌,辞别了孔三、八条等兄弟,唱着曲儿,喝着酒,一路轻车快马,好不自在。


                IP属地:广东19楼2016-08-25 18:02
                收起回复
                  写了一天,再上!


                  IP属地:广东30楼2016-08-27 23:30
                  回复
                    从早上九点写到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想和改。本来很想写老胡做乡长后的生活,但如果这样写的话,恐怕会变得特别无聊。反复斟酌,只好在他到家门这一段戛然而止,之后那些看上去非常无聊的段子就删掉了。


                    IP属地:广东37楼2016-08-27 23: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