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吧 关注:43,721贴子:252,331

折射等效引力方法计算水星轨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行星运动和光波运动会引起太阳系空间引力场重新分布,这种引力场质量流场变化会反过来影响行星轨迹和光波轨迹。虽然 惯性质量 = 引力质量,但是因为有随动偏离引力场,引力场中 物体实际惯性 > 物体质量
  设定 物体实际惯性 = 物体质量×引力场折射率,,就可以计算物体实际惯性了。据此改进引力场中轨迹方程,得到 Einstein 引力理论的很多结论和个别地方差异结论,比如虽然求得黑洞视界相同半径 ,认为黑洞视界等同光子球,视界内环向光波跑不出来,径向光波总是可以离开


IP属地:浙江1楼2023-11-05 16:35回复

    0 引言
      记得万有引力有一个黑洞视界,所以想起来去看看 M87 黑洞照片,结果发现黑洞照片暗区区直径很大的超越现代理论视界 。面对问题总有探索兴趣,于是网上查找很多文章,同时也思考着如何改进朴素理论计算黑洞视界的方法
    1 引力场质量与附加引力场
      行星相互影响叫摄动,其实还有一种摄动来自于引力场影响。行星大概是一个不透光的球体,后面有一个阴影区,因为引力场非线性合成,那里及附近有场质量附加增加区域,称为附加引力场。星体前面有星体反光,我们称作亮区,那个地方及附近有引力场超多亏损形成引力场低洼区域。这些附加引力场会影响行星运动轨迹,叫引力场摄动,我们认为是它导致行星轨迹偏离万有引力定律


    IP属地:浙江2楼2023-11-05 17:35
    回复

      4 随动物质导致物体实际惯性增加
        可能注意过这样的问题,光波进入介质光速变小,动量看起来无原因减少了,是否与介质交换了动量?现在这个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介质中有随动物质,光波进入介质光波质量增加,可以说是质量增加导致了速度降低。在这里,很难说随动物质属于介质or属于光波。现在得到一个更加普遍的认识,不仅是介质中的光波有质量增加,光介质中的其他物体也有质量增加,因为引力场也是一种光波介质。反过来,也可以认为随动物质是产生折射现象的原因


      IP属地:浙江3楼2023-11-05 17:44
      回复
        赞一个


        IP属地:江苏13楼2023-11-13 07:42
        回复
          3 由引力场折射率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想来道理应该是看到轨迹弯曲,然后抽象出一个引力概念。光波轨迹弯曲与折射率梯度 dn/dr 有关,,根据折射率函数得 ,光子有轨迹方向加速度
                (3)
          θ 是轨迹偏离环向的角度
          注意, cos θ dR = dr,引力中环向光波时间 t 划出弧度
               
          轨迹半径
                  (4)
          法向加速度
                 (5)
          C = cn 代表系统光速,即远离星体地方的光速,c 代表当地实际光速。计算光线偏折
          .
             
                           


          IP属地:浙江14楼2023-11-22 20:07
          收起回复
            光波径向加速度
                 (7)
            根据算式 (3) 和算式 (5) 有
                 (8)
            可以把这个力称为 光波折射力,它的方向是旋转的,与径向有 2θ 角度,力大小与轨迹方向无关。根据算式 (5) 和 m = n m0,假设 物体作为光子系统的平均加速度是最大速度的1/2,有
                 (9)
              根据后面推导结果来看,要求万有引力近程作用有折射率因素导致效果减弱。不过后续研究表明引力没有减弱,计算结果倒是符合轨迹异常量。根据算式 (7),环向光波受到 2 倍吸引力,径向光波受到 2 倍排斥力,所以算式用于高速对象需要改进才能符合实际。u 代表环向速度,v 代表径向速度,不是分量的速度用向量表示 v↗² = u²+v²,万有引力定律更合理形式
                 (10)
            算式 (10) 虽然由光速导出,也适用于低速情况,后面有摄动力详细数学模型论证
              根据算式 (10) 这个引力算式和引力中光速变小,可以计算黑洞视界,也可以由算式 (4) 直接计算黑洞视界
                (11)
              有各种方法获得黑洞视界,但是折射率方法最为直接也最值得信任。考虑吸积盘透镜现象,这个结果跟天文学观测图像最为一致。通常认为,Einstein引力理论预测黑洞图像与射电望远镜观测图像非常吻合。仔细想这应该是一种巧合,因为吸积盘透镜效应被纯理论计算忽略了


            IP属地:浙江15楼2023-11-22 20:35
            回复
              算式 (9) 容易写错,更合理的形式是
                   (9)
              3 折射剩余现象
                什么是折射剩余现象?万有引力被认为是光波折射一种平均效果,是一种剩余现象。径向光波没有弯曲效果,环向光波有2倍弯曲效果,平均弯曲效果就只有一半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折射剩余效果。根据折射规律,轨迹弯曲是因为有环向速度,那么其他轨迹的环向速度有没有轨迹弯曲效果呢?也是有的,这就是折射剩余现象
                万有引力是一种平均效果,或者说是折射剩余现象,高速时候减弱,直至为零。如果认为径向光波受到2倍排斥力,平均下来没有万有引力。这种想法肯定错了,问题是错在哪里?这里应该考虑随动引力场,径向光波加上它的随动引力场,这个集体没有受到引力
                如果不满意拟合方法猜测规律,可以将物体作为各个方向光波组成的系统进行模型计算。物体高速运动的时候,在我们看来物体内部横向运动会减弱,为什么横向运动速度会减弱呢?说一下极端情况,如果物体以光速运动,内部光子也只能以完全一致的光速向前运动,还有横向速度的光子,跟不上整体运动,不允许存在。只有完全一致的运动,才能有平均速度达到光速。正因为普通物体内部运动不能完全一致,所以平均速度只能接近光速,不能达到光速,更不可能超越光速


              IP属地:浙江18楼2023-11-24 19:26
              回复
                削足适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3-11-29 17:52
                收起回复
                  算式 (9) 容易写错,更合理的形式是
                       (9)
                    后来想到折射率因素也可能影响物体内部运动倾向于环向方向。具体影响的机理,可能是径向有折射率梯度,对于光波径向运动有微弱反射作用。比如有一种渐变折射率光纤,它能够限制光波横向运动,然后把光波约束在沿着光纤方向传播。光波遇到折射率增加会反射,遇到折射率减少也会反射,所以径向方向有光波微弱反射现象。这个导致物体内部运动在恒星环向方向具有优势
                    就松散光子系统,忽略运动速度和引力场折射率,在半球球面角上统计平均加速度
                      
                      
                  看来物体不能理解成光子的松散系统。对于整体性绝对理想的系统
                      
                  看来物体既不能理解为光子的松散系统,也不能看成整体性很好的系统。可以假设实际物体中的光波受引力场影响加速度规律
                  .
                      a = g ( 2 - 3 sin ² ϕ)
                      


                  IP属地:浙江27楼2023-12-21 13:00
                  收起回复
                    4 环向轨迹速度变化规律
                      有物体速度 v↗,i = v²/c²,以物体运动方向为基线光子倾角余弦 sin ϕ,假定物体内部光子最大加速度 a = 2g/n²,简单模型是均布速度vi↗,
                    .
                          
                    假设实际分布与简单模型有关系
                         (12)
                    径向加速度
                         (13)
                         (14)
                    得到 a = g / n 和万有引力定律简单形式 ,m 是没有乘以折射率的引力质量


                    IP属地:浙江28楼2023-12-21 13:08
                    回复
                      5 斜向轨迹进动规律
                        由算式 (14) × cos θ 计算斜向轨迹法向加速度异常量
                           (15)
                           (16)
                      后面项 g cos θ / n² 表示正常加速度,也就是这个加速度项画出的轨迹是封闭椭圆
                              
                      根据折射率函数 n = exp(2GM/C²r),GM ≈ v²r
                      有 GM/C²r ≈ v²/C² 记作 I,即大写 i,1/n ≈ 1-2I,1-1/n ≈ 2I
                          

                           (17)
                      算式 (16)(17) 由于扣除了万有引力算式项,不能计算敞开轨迹,只能计算近乎封闭轨迹的进动。计算黑洞光子球,也需要回到用算式 (13) or 原始折射方法由算式 (4) 计算


                      IP属地:浙江29楼2023-12-21 13:12
                      回复
                        得到
                             (18)
                        椭圆轨道
                             cosθ dl = rdα ,
                        .
                        由算式 (18) 可以计算行星运行一周的进动角度
                        .
                           (19)
                                


                        IP属地:浙江30楼2023-12-21 18:40
                        回复
                          水星为什么会进动?广义相对论精确地算出了进动值,但是却说不清进动的原因。
                          其实道理很简单。水星从近日点到远日点的位移方向是离开太阳。而太阳吸引水星的引力的方向是指向太阳。所以两者速度合成为c+v>c。从而向心力增加,水星的椭圆轨道变弯。
                          反之,从远日点到近日点,引力与水星的速度差是c—v,轨道变直。由于是拐弯在先,于是就造成了进动。
                          射向太阳的光的弯曲也是这样。射向太阳时,与太阳的引力差为c—c=0。经过太阳旁边时速度是重力加速度造成的向太阳下坠的速度和光前进速度的平行四边形合成,即根号2c=1。414c。向心力增加,光线边玩。而光离开太阳后引力速度与光速的合速度是2c,对光引力更大,于是光的偏折值正好是经典值的2倍。


                          IP属地:上海31楼2024-01-19 11:05
                          回复
                            上一楼我使用了光速的牛顿合成。似乎这不合相对论的规则。相对论的光速不变不是重复了几百亿次,无人不知晓。然而这正是把持主流话语权的伪科学者的戈培尔式的弥天大谎。
                            他们恬不知耻地无视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里指出的静系牛顿力学有效,否定光速与所有速度的牛顿合成。明摆着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里使用了c、c±v和


                            IP属地:上海32楼2024-01-19 11:19
                            回复
                              4 引力场影响物体内部形式
                                忽略运动速度和引力场折射率,在半球球面角上由算式 (6) 统计松散光子系统
                                  
                              这个统计平均值不是 0,也不是 g,而是小于 g。也就是物质爆炸变成热和光,系统质量守恒,重量变小。看来物体不能理解成光波松散系统,也不能只考虑光波本体部分,还需要考虑牵动环境物质。从来看径向光波动量守恒,单是考虑光波轨迹折射弯曲计算
                                  
                              这个超重结论不符合事实,看来不能忽略径向光波浮力。可以先尝试假设物体内部光波受引力场影响规律
                                   (12),
                              这个假设导出结果符合事实,问题是如何理解算式 (12)?算式 (12) 表明内部光波轨迹弯曲效果没有减少,可以相信物体内外光波受恒星折射率影响有同样效果,也很难想象环向径向有不一样折射效果。后来想到,径向松散光波速度变化把动量变化完全转移给引力场获得浮力。对于粒子来说基本构造形式是旋涡,内部光波另一边紧靠反向运动光波,折射引起速度变化,动量变化一半在粒子内部转移,另一半转移给外部引力场,所以有
                                  ,即 (13)


                              IP属地:浙江34楼2024-01-26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