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凤鹦鹉吧 关注:216,082贴子:3,329,288

ˇ鹦鹉疾病课堂ˇ之毛细线虫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毛细线虫病是由毛细线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鸟儿死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1 23:01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01 23:0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01 23:0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01 23:0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01 23:02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01 23:0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01 23:0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01 23:03
                回复
                  以下是文字课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3-01 23:03
                  回复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主要是毛细线虫(或称封闭毛细线虫)膨尾毛细线虫和捻转毛细线虫。毛细线虫的虫体呈淡黄色,非常细小,细如毛发,肉眼几乎难以觉察。雌雄异体,毛细线虫的雄虫长6.9~13毫米,宽49~53微米,泄殖腔开口于虫体末端,每侧各有一个小的伞叶,两叶间有一细薄的伞膜在背侧相连;雌虫长1~10毫米,宽约80微米,阴门部稍隆起,位于食道和肠连接处之稍后方。
                    毛细线虫为直接发育型,虫卵在外界直接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被鸟食后到达并定居于小肠黏膜上,经20~26天便可成熟、产卵。膨尾毛细线虫可寄生于小肠黏膜,虫卵椭圆形,两端呈瓶口状,具卵塞。蚯蚓是中间宿主,在外界的虫卵被蚯蚓吞食后,经9天才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幼虫在鸟的消化道内经22~26天变为成虫,其寿命可达10个月之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01 23:04
                    回复
                      【流行病学】
                      禽类毛细线虫感染非常普遍,鸟因摄食了感染性虫卵或啄食了含有第二期幼虫(如膨尾毛细线虫)的蚯蚓后感染。许多毛细线虫是多宿主的,如膨尾毛细线虫的宿主有20余种,捻转毛细线虫的宿主有30多种,多宿主有利于本病的传播和流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01 23:04
                      回复
                        【临诊症状与病理变化】
                        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临诊症状,重度感染因不同种类毛细线虫侵害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临诊症状。膨尾毛细线虫常引起肠炎,患病鸟精神不佳,沉郁,贫血,消瘦,生长停滞,间歇性下痢;严重感染的病鸟常离群独居,蜷缩在地上、栖架下或屋角落,出血性腹泻,严重消瘦,逐渐衰竭而死亡。鸟感染捻转毛细线虫后,可引起嗦囊膨大,继而压迫迷走神经,引起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和**,严重的最后死亡。
                        毛细线虫寄生于鸟的食道、嗉囊和小肠,主要病变在小肠。剖检可见出血性肠炎,小肠黏膜肿胀、增厚和出血,病程长的可见有粟粒大的黄白色小结节或坏死灶,黏膜表面形成假膜,发出难闻的臭味。另外,有时可见食道、嗉囊和腺胃出现炎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01 23:04
                        回复
                          【诊断】
                          本病可根据流行病调查、临诊症状和肠黏膜病变做出初步诊断,因毛细线虫肉眼几乎看不见,剖检时容易被忽视,最好借助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诊。
                          实验室检查方法一: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大量腰鼓形、两端有卵帽的虫卵。
                          实验室方法二:在肠黏膜查到一定数量的毛细线虫,小心刮取肠或嗉囊的黏膜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皿中,搅动观察,可发现淡黄色且极细长像毛发的小虫体。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3-01 23:04
                          回复
                            【防治措施】
                            毛细线虫病的预防要在平时搞好鸟舍卫生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并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在本病严重流行地区,应定期预防性驱虫。
                            对本病的治疗,可选用药物有伊维菌素 0.2 mg/kg 鸟的体重;左旋咪唑片 20 mg/kg 鸟的体重;芬苯达唑 10-40 mg/kg 鸟的体重,口服,连续3天,然后停药10天,然后再喂3天。(注意事项:芬笨达唑可导致羽毛畸形生长,故不适合长羽中的幼鸟,不适用于换羽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01 23:05
                            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01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