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剑吧
关注: 58,343 贴子: 406,163

普及汉剑等中国传统冷兵器知识

  • 目录:
  • 古玩收藏
  • 80
    从我B站搬运过来的,关于汉式铁剑肤浅的探讨和整理,正文在楼下
    永远826 2-2
  • 12
    作者 : 楚浩(八萬) 前言 自春秋时代起,佩剑风气开始形成,在中原佩剑文化的影响下,边陲秦、蛮夷楚,也都 受到了极深的影响。到了战国中晚期,秦、楚各自成为超级大国,冶铁技术以及两国剑的形制分别向周边地区延伸。直至汉代,秦楚剑形的风格遗留依旧清晰可见。
  • 1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被封为楚国。狮子山楚王陵目前推测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墓葬,还存在争议,但总的来说是年代在西汉早期。除了因山为陵、结构精妙的特点以外,在西一耳室兵器库也出土了不少兵器,其中就包括铁剑。这些剑形态狭长,有的目测能接近120厘米。剑鞘、剑柄已朽,剑格犹存,除了其中一把玉格剑,其他剑应当属于当时的实用器物,是研究西汉初期汉剑形制、冶铁技术的重要样本。 徐州博物馆 藏
    攻敔 5-18
  • 1
    东汉 建初二年(77年) 五十炼钢剑 虽然保存状态不是很好,但剑茎上的错金铭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炼()()()孙剑()”还有剑格内侧阴刻铭文“直千五百”,详细地提供了这把剑的制作年份与地点、制作者的身份和姓名、制作的工艺、以及这把剑的价格(个人姑且认为仅是剑条和剑格的价格)等等信息,在研究东汉章帝统治期间的工官制度、冶铁技术、物价水平等方面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 徐州博物馆 藏 徐州曹山汉墓出土
    攻敔 5-18
  • 116
    汉剑,这个词对不少人并不陌生,甚至一提汉剑很多人头脑里会涌现出不少淘宝龙泉爆款的形象。。。然而,汉剑真的是这样的吗?汉剑,严格定义上就是汉代的剑,唐诗就有云“自言汉剑当飞去”,这是和今天的“汉服”不同的概念,汉剑的“汉”,是朝代。所以较真的说,现在新做的模仿汉代剑的作品,只能叫做仿汉剑,就好比元青花瓷,现在做个一模一样的出来只能称为仿。 但如今一搜索“汉剑”,能进入大众视野的基本上都是和汉剑的模样
    渝州徐公 12-28
  • 3
    长柄长刃剑的出现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到了秦代作为彰显身份、社会等级。直至汉代长柄长刃剑突破了冶铁技术的局限性,把剑体做的更长,就要说到南越王长剑最为著名。视频里是复原长沙马王堆长柄剑。 有些朋友会问,这么长只会彰显地位,并不实用,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主要受到现代观念影响了。即便彰显地位,等级的长剑它们做工华丽,工艺高超。但是它的基本属性依然不变,它仍是一把兵器,武器。一样是可以短兵相接、斩钉截铁、锋不可当。
    禅心剑 2-24
  • 4
    复原火热预告,限量版,数量个位数,接受预定中。大漆鞘,手锻折叠,烧刃。有兴趣扫。。。🐴
  • 6
    闲来无事,又把破剑们翻出来,其中就有根环首剑。于是干脆把我对环首剑的理解,拿出来理一理吧。 A、剑茎环首剑:此类剑的茎与常规剑相近,比剑刃窄不少。估计是先有其他形式的剑,而后首制作成环形。毕竟整体更接近剑,而不少没格,对比汉剑不少可能存在格。 见图1、2、3(其中图三为一起的环首刀和汉剑),通长102厘米、柄长20厘米、宽3.8厘米、直肩。想来毕竟环首剑不多见,颇有点意思,便也查了查还有别的没,予以印证这种形制。 中
    6666m9 7-27
  • 37
    本人属于传统刀剑圈的新人,既没有什么藏品也没太深的研究,只是对汉剑有一点爱好。龙哥说要写一些自己的经验,因为自己曾经粗陋的制作过几只仿汉式剑,所以,就汉剑的装配谈一谈,只代表个人浅见,如有错漏,请见谅。
  • 83
    大家好 我觉得也是时候让大家认识一下我们了——铸铗客传统刀剑团队 首先恭祝好友八万兄 再次荣登贴吧吧主 多年前我也曾与他在这里 披荆斩棘 至今历历在目 我带的这个团队 是以我和湖南刀匠陈兵 以及几位圈内好友自发组成 以收藏 梳理 研究古器物 复原古工艺为目的 进行探索性复原 我专攻楚剑今年是第六个年头 同时也是陈兄做手艺的第十个年头 几年前因共通志趣相识 一拍即合 开始进行尝试的知识汇总梳理 动手复原试作 也算有了一些作品欢
  • 74
    三年前我在网上偶然见到一支天长市博物馆藏玉具剑的照片,极为喜爱。为此曾亲赴安徽天长,也尝试联系过相关人员,奈何此剑不作展出,终未能一睹真容。
  • 44
    汉式长柄剑与马王堆复刻剑 原创 2016-10-19 八萬 青铜剑是周朝的实用性兵器,南方水乡更是如此。至迟在西周晚期即已出现人工冶炼制品的铁质剑,春秋时期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技术发展更加成熟、剑体逐渐加长,铁剑的使用与日俱增。到了汉代钢铁刀剑彻底取代青铜刀剑。 春秋战国时期作战以战车为主体、战车所用多是长兵如:戈、矛、戟。 佩剑的用途是“防检非常”。到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趋势日益增大,逐渐改变了车战的单一模式,骑、
  • 32
    断断续续做了差不多1年多了,漆鞘在收拾下就完工了。楼下上图。
  • 122
    风落 2-1
  • 225
    慢更,莫催手机党,吧务手下留情
    Liyas 7-4
  • 35
    萧重天 4-16
  • 15
    环首刀因刀柄首作环状,故名。汉代使用颇多,在《史记》、《汉书》里存有不少西汉时期将校官吏佩刀的记录。 名将李广在随卫青出塞作战时,迷失了道路,回军后愤而自杀,就是“引刀自刭”的。 《汉书•苏武传》记:匈奴逼苏武投降,“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昭帝时出使匈奴的任立政,看到李陵的时候,“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之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 2015藏西汉战-刀 、
  • 32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 ——日本刀研磨术及研师谈 作者:汗青. 全文转载于汗青的博客. 一说起磨刀,我脑子里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中午,辣日头下的知了在单调地长声聒噪,让人昏昏欲睡。磨刀师傅从巷子深处转出来,身前蓝围裙上的黄白浆渍和树影一样斑驳,一手推着自行车,另一只手一抖,几块小铁板响起一迭铿锵,然后扯着嗓子喊一声:“磨剪刀咯~~”那尾音,拖得老长老长。 奇怪的是,我印象中似乎从没见过年轻的磨刀师傅,记忆里的磨刀
  • 21
    西汉时期,出现了环首的长刀,这是一种专用于劈砍的短柄兵器,它只在一侧有刃口,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脊,同时去掉了尖锐的长剑锋。厚脊薄刃不但从力学角度看利于砍劈,而且刀脊无刃,可以加厚,因而不易折断。所以《释名》说:“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西汉时期的铁刀,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一般没有像剑那样卫手的格,只有个别的加有和剑格一样的铜质或铁质的“格”。刀柄首端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
  • 22
    齐之技击、魏之武卒、秦之锐士。赵之胡服骑射。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烈酒 10-7
  • 31
    笔者已知的,自春秋起好击剑,相剑,等已经进入了萌发期,如居延出土的汉简记载,如吕氏春秋,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如何相剑,如何判定一把好剑。相剑者必会铸剑。所谓能:观千剑则晓剑。
  • 33
    原型全长46.6 cm 1963年4月 被发掘于Greece的elis 造于公元前11至10世纪 出土状态
    A哆啦梦 9-28
  • 363
    近期大家都在谈汉剑的薄厚、重量,我本想多整理点材料给大家阅览,但感觉再不拿出点东西对不住各位,所以时间虽然仓促,还是尽量根据自己的所学、所藏来探讨这个话题,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在撰文之前,先申明自己对汉剑的定义的看法,如有不同看法,希望不要拍砖。 汉剑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汉式剑的简称,汉式剑是在中原地区尤其是战国至汉魏之间在汉民族文化基础上自然孕育、发展、兴盛、衰落的剑,尤其以铁剑为主。因为大家喜欢那
  • 13
    汉 剑 辉 煌 龙哥2014.12 战国时铁剑已经广泛应用于战争,铁剑相较铜剑有着性能上的优势,代替铜剑是历史的必然。但铁剑完全代替铜剑是发生在汉代,西汉时期铁剑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到东汉时,一度显赫的铜剑寿终正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剑到底应达到什么性能呢?墨子说:“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就是说,剑要做到刺东西能刺进去,砍东西能砍断它,剑身侧面经受打击而不断折,具备这几项性能就是利剑。 铜剑
  • 91
    打算下半年要做玉装具的汉剑,找了很多的玉装图,非常的漂亮,发上来大家看看。
    ADong 5-2
  • 48
    给大家发点汉剑的玉装饰..下面有:剑首 剑璏 剑格 剑珌 我分别发...请不要插楼..插楼必删! 剑首
  • 56
    经常有同学纠结于 刀剑用的是什么材料...用了什么工艺...经过了多少道研磨...其实根本不必要啊...录了个小视频 百度说是广告不让发...我就直接发链接了...同学们有兴趣 就去看一下~~没兴趣就算了~~~
  • 46
    鞘能够完好保存的出土汉剑比较难的。 虽然看着很烂,柄也烂没了,一会看到细节就有亮点了。 残存的剑鞘色彩艳丽,纹路清晰,纹饰简洁,笔触精炼。虽然是手工制作,整齐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简简单单的直线条,仔细观察能发现落笔提笔间的变化。 g 格凹陷部分的装饰的金,还残留了一点点。 凹格饰金在今天悲剧的变成了一个箍~~~~~特别是龙泉低端汉剑,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凹格饰金详情可见http://tieba.baidu.com/p/1341447999
    青子作 1-28
  • 30
    不转让,勿问价。
  • 176
  • 21
    转翰龙旧帖,有所增补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5

会员: 御剑人间

目录: 古玩收藏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