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 159,766 贴子: 2,972,558

道法自然

  • 目录:
  • 历史人物
  • 45
    这是管仲重病时,齐桓公向其请教继任者是谁的故事。见《庄子·徐无鬼》 🤗
  • 38
    我认为,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关键字的字义发生了变化,关键句型有些已经不被传承,所以现代人没办法读懂。比如,止这个字,现代的意思是停下来。但春秋战国那时候,可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居住地,根据地这类意思。句型上说,比如玄之有玄,损之有损,现代人认为是语气上的一种强调,但很可能不是表达语气,而是强调行为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的文字运用的问题,阻碍了道德经的正确解读。道德经的语言形式很特别,以至于韩非子也有些把
  • 5
      戴营袙(礻白)抱一,能毋离乎?   槫气至柔,能婴儿乎?   修除玄蓝,能毋疵乎?   爱民栝邦,能毋以知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为{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胃玄德。 🤗
    方圆天成 15:54
  • 41
    。。。。。。
    鸱夷子皮 15:44
  • 2
    碱基对则是现代生物学的概念,是形成DNA、RNA的基本结构单位,由A-T、G-C等相互匹配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而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万物负阴抱阳”的观点中,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结构。 碱基对的配对也体现了一种平衡,A(腺嘌呤)总是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总是与C(胞嘧啶)配对,这种配对关系是稳定的,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万物负阴抱阳”暗示了生命体内部阴阳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影响着生命
    德祥2 15:39
  • 2
    本书由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
  • 7
    大器免成,有大器用的人不用刻意雕琢,自然而然的成就大器,雕琢反而失去了本真,有大器用者不用战胜他人就证明自己的成就,他通晓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在他的眼里没有成功者,也没有失败者,不断的突破自己,实现大成就。
    德祥2 14:09
  • 1
    作者寿涛原创 20240530 薛道光的一句“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道出了火候的真实性。传火候就是在传道。“万两黄金不卖道,”也进一步说明火候的弥足珍贵! 火候 在中国有一万三千一百年的历史,得火候者才能成道。历史上最后一个得到鸿字火候修成的,莫过于幸运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当年雪山苦修六年,成败的关键时刻,遇见了燃灯道人,经燃灯道人那么一个小小火候的点拨,释迦牟尼就成佛了! 达摩面壁九年却没有修成为什么
    人皇伏羲 14:05
  • 31
    术业有专攻,科学与艺术还是主流,文科算了吧
  • 1
    高认知的人,从来不自卑,也不高傲,视一切都是平等的,处事随和,顺其自然,待人友善,即不证明自己,也不否定别人,努力做成功的自己,用自己的成功为他人留下借鉴意义。
    德祥2 12:27
  • 20
    1.道 道,道就是一切,从无到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万物生成后,皆有其道。 人有人道,动物有动物的道,植物有植物的道。 木匠、泥水匠、修车的...…七十二行皆有其道。 道的显化,表现出宇宙一切事物阴阳现象。 事物一切原理方法皆出自道。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一切道法皆是自然运行,就是和人的主观意识没有任何关系。不是说某个事物消亡了,世界就没了。比如,某人去世了,他周围的人和物也跟着没了吗?并
  • 1
    阴阳五行等理论知识,是不是科学?————————— 首先要明白,科学是什么? 科,就是分门别类的科目化。 科学,就是分门别类的科目化的研究事物原理的学科。 研究事物原理,在古代,叫“格物”。科学,就是科目化的格物。 科学有几个特点(1)必须与事物联系在一起;(2)以理性为基础,离不开数学和逻辑;(3)因为科目化,专业性比较强。 比如建筑学专业科目,桥梁学专业科目,纺织专业,机械专业…………就目前来说,大学里面
  • 40
    困时粗略看了一边解释相对论的视频,不用数字和方程就能说明白,只能说作者水平高
  • 4
    扬之水 诗经·国风·王风〔先秦〕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注释 这首诗有意思了,它在质问你,批评你,教育你。
  • 34
    直接说结论,道家,是求真务实的, 虽然,道以风箱为例,但重点不在虚。 道德经中, 涉及道虚的论述。 1.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此句虚当然不好,反而论证不求虚。 2.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虚的是强行作为的心气。是动词,不能推到求虚。 3.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舆,虚而不淈,蹱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此句风箱之比喻, 虚不是重点,“不淈(守静不妄动)”才是重点,如何能证求虚呢? 4. 至虚
  • 20
    儒家是小学水平,道家是中学水平,而佛家是大学水平。 我说的可是实话。 虽然我是佛教徒。
    o人之初o 09:33
  • 22
    郑重声明: 一、南怀瑾“吃了三个”的真实性由南怀瑾本人负责,与楼主无关。 二、本帖所要讲述内容:来自国家一级出版社的公开出版物。所有内容人人可以查验。 三、本帖符合一切规范。 四、在老子吧,讨论《老子他说》的作者南怀瑾之事,名正言顺。
    o人之初o 09:30
  • 428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正一老... 09:14
  • 16
    0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42
    自然界存在即自然,符合道, 但不是创造自然的自然, 也不是符合创造道的道, 自然是道创造天地万物的能力,非被造。 被造物修道成为高级被造物是可能的, 但被造物永远都是被造物,不存在相反, 尽管是上善的水。 而人修道是防止堕落为自然物被造物, 修道功成我自然, 只是因为人生而先天自然。
    自然本善 07:22
  • 3
    孔, (象形。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 从这个解释来说,孔德的孔,和“生”的含义有关,再引申,是指要为众生求解脱死亡的方法、道路的这种发心的高尚品德。它是一种有特指的高尚品德,区别于泛指的以及如要济世救国或者无私助人的高尚品德。 证据是后文说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可以解脱死亡的身体气脉现象的发生。 另外,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他有高尚品德或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并没有获得永生、成仙之类的“
  • 4
    有些人,你先学汉字,再解字。ok? 法字,作为法律讲,是在战国法家兴起后才有的。目前甲骨文中未发现这个字。金文里是一条河流,一个人,一个洞,一只鹿形动物。汉字是象形字。 有人说,鹿形动物是神兽獬豸,象征公正无私。可是在法家兴起之前,从来没有什么“法”,而是用“刑”字指法律。 也有人说,在先秦时,“法”通“废”。二者从字形上的确有相近之处。但仔细分析,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废,很形象,就是房屋倒塌,衍生为废弃
  • 13
    喜欢《老子》的人通常对哲学、道德思考和宇宙自然法则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子》是中国道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也称为《道德经》。这部著作深刻阐述了“道”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无为”来达到和谐与平衡的生活方式。因此,以下类型的人可能会特别喜欢《老子》: 1.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寻求对生活和宇宙的深入理解。 2.心灵导师和冥想练习者:这些人倾向于寻找内在的平静和精神的启迪。 3.历史与文化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有兴趣的
    鈴鑴淵 6-2
  • 27
    看看吧裡幾人懂得。
  • 5
    这是个啥字? 肯定不是【浑】。 前文有:入军不被甲bing。 【军】字的写法与截图对比,相差甚远。
  • 4
    看重道教,增强中国人的爱国心,让有心信教的人多信道教,宗教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强大的,民族文化势头强大,在人类意识上是得力的支撑,这个可从写出《圣经》的犹太人的国际地位中看出来。
  • 110
    三十年前,我在广州遇见一奇人,他给我讲述宇宙奥秘,颠覆了我的认知。
  • 6
    小邦寡民章“使民重死而远徙”“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1、“使民重死而远徙”,“重”是农业,“重死”是到老都不饿肚子;“远徙”是指畜牧业,牛羊多放得远故远徙。 ------------------------------------- 2、在解释之前“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先搞清楚两个问题 ①“邻邦相望”,“小邦寡民”描述的邦国好比宋朝,你过得好,如何保证别国不入侵你? ②“民至
  • 26
    潜意识里的记忆难擦掉,也是可以擦掉的。福祸相依,能扔掉还是赚的
  • 80
       ——摘录@julon小吧主:老子《道德经》主要版本对照文。   (帛甲本):治大國,若亨小鮮。以道
  • 55
    德蓄之。为而弗恃,功而弗居,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德与玄德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谁能用最直白,最简单的语句解释一下。
  • 102
    面相学起源于中国,后来传播到其他文化中。它认为一个人的面部特征能够揭示他们的个性特质、命运和健康状况。面相学不仅仅关注面部的形状和特征,也包括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下巴等的形状和位置。 首先声明,面相学并不是一门科学,它更多地基于传统信仰和个人经验。虽然有些人相信面相可以揭示很多关于一个人的信息,但这种做法在科学界并没有得到认可,因此应当带着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面相学,把它视为一种趣味话题,而
  • 3
    古今中外,哪家寺庙有此等荒唐事?
  • 18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不为有德之事,所以有德。下德不让自己失去道德的标准,所以无德。
  • 14
    这铭文比老子文早400年,能通译这文则通读《老子》无碍。吧友不妨试试啦。
  • 70
    曲则金,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金者,岂语哉! 诚金,归之。
    11111q28 6-1
  • 5
    农村原生态天然天籁之音,歌声自然流淌美不胜收。🤗🤗🤗
  • 14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寿。
    德祥2 6-1
  • 5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天道有正气, 天道会把优质的资源给予善人 ,而这种善良,要有智慧。所谓品行不正的人掌握大量资源和财富是强者,纯属扯淡。
    德祥2 6-1
  • 6
    案:桌案,书案,办公桌案。治理者对治下民众信任不足用强妄为,才有了治下民众不信任治理者的问题。这里,案 不能去和 安 通假,包括下一章节的几个 案 ,都是这样。
  • 19
    大美丽就是有欲文化的典型,人性本恶论文化。谈恋爱如果追求天长地久是不给你谈的,要说仅在此刻,电影壮志凌云中的女主角就问过这个问题,如果回答追求天长地久就会被直接拒绝
  • 4
    谁来说道说道,你所以为的知足常乐?
  • 9
    帛书老子第13章最后一句: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 释句: 如何使民拥护呢,帝喾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如果王能够做到,天下百姓才会拥护你。 如何受百姓爱戴和拥护呢,大禹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以身为度,治理水患,如果王能够做到,才会受天下百姓爱戴和拥护。 ---------------------------
    ffinal6677 5-31
  • 66
    无为是无所作为?不争是躺平摆烂?😇
  • 82
    什么是“道”? 道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想要深刻的理解“道”,运用“道”,非常难 本文先简单的谈一下对道的理解,更有深度的谈道,以后有机会再说。 “道”存在吗? 《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道所生,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有道参与其中 道是世界的根本,不用怀疑道的存在。 该如何理解“道”? 《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什么叫“形而上”? 首先要理解“形”, 什么是“形”? 《易
  • 39
    死而不亡者寿。 “长生不老”体现了人类对完美、健康和青春永驻的渴望。长生不老可以视为生存本能的极致体现,是对避免死亡这一终极恐惧的回应。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5

会员: 老子

目录: 历史人物